年度食安專案與OGSM串聯(參考範例)
OGSM與食安策略重塑
💥 食安專案不再是成本!用 OGSM 一頁計畫,將肉品工廠與速食店的「風險」轉化為「市場機會」!
各位食品業的夥伴,您是否厭倦了食安工作總是被視為「合規成本」?我們必須升級思維!國際權威期刊指出,現代食安風險已超越傳統HACCP。現在是時候用 OGSM(目標、目的、策略、衡量)框架,把食安變成推動品牌成長的策略資產!
🚀 第一步:思維轉型!策略 = 資源投入
我們引用 Porter 的策略觀點:策略 (S) = 資源 (Resource)。這代表您的年度預算必須投入到能創造獨特價值的地方,而非低效的日常營運。
✅ 您的目標 (O) 必須是:
❌ 傳統: 達到 ISO 驗證標準。
✅ 升級: 成為消費者「最信賴」的品牌領導者!
🛡️ 第二步:升級版風險評估 — 三因子模型
只看危害不夠!我們必須整合所有系統性風險,才能真正「實現預期結果」。
🏭 範例:實務案例解析:將風險變成機會!
📈 第三步:量化績效 (M) 累積品牌信任
用數據證明您的策略是有效的!
風險指標: ❌ 稽核缺失數量 ➡️ ✅ 生產線交叉污染事件頻率 (減少百分比)
市場指標: ❌ 遵循法規文件 ➡️ ✅ 新產品營收佔比、市場占有率 (增加百分比)
行動呼籲: 別讓食安成為貴公司的隱形成本!立即將您的年度食安專案,以 OGSM 框架重新定義為品牌的超強競爭策略!
#OGSM #食品安全 #策略管理 #肉品製造 #連鎖餐飲 #風險轉型 #FoodSafety #ISO22000
OGSM策略框架在肉品與連鎖餐飲業的食安風險與機會整合應用
主題: 連結組織願景與年度食安專案:OGSM策略框架下的風險與機會整合管理
摘要 (Executive Summary)
本報告舉食品製造與連鎖速食兩大高度敏感行業為例,深入探討如何運用OGSM (Objective, Goal, Strategy, Measure)框架,將年度食品安全(食安)專案從法規遵循 的成本中心轉變為驅動成長的策略資產。透過整合 ISO 22000:2018 的風險導向思維、食品 三因子模型(安全、威脅、脆弱性),以及Michael E. Porter (1996) 的策略定位理論,本報告 提出了以OGSM為核心的風險與機會(R&O)管理模式。報告最後以肉品製造工廠與連鎖速食 餐飲為例,提供具體可行的實務方案,並引用文獻以提升學術與實用價值。
壹、 策略框架的學術基礎與應用價值
策略與資源的哲學觀:Porter的「策略即定位」
根據 Porter (1996) 的論述,策略(Strategy)是「進行一連串不同的活動,創造出獨特 價值的定位,並在此創造價值的過程中提供指導方向」。在OGSM中,策略(S)應被視 為資源(Strategy = Resource)。這要求企業將有限資源投入到能創造差異化競爭優勢的 食安活動中,而非僅是低效的日常營運。食安專案的OGSM邏輯串聯
OGSM核心在於確保資源的投入(S)能支持可量化的目標(G),最終實現願景層次的 最終目的(O)。食安專案的 O 應定位為「成為消費者最信賴的品牌」,而 S 則應是 「透過導入數位化供應鏈追溯」或「應用 AI 預測模型」等獨特活動。依據: 策略目標(O)的文字陳述應具有對話對象、畫面感和獨特性,避免流於空泛。
貳、 升級版食安風險管控的專業性深化
傳統的食安管理過度依賴 HACCP 僅關注生產過程中的生物性、化學性、物理性危害(食品安全因子)。 然而,現代食品業面臨更複雜的系統性風險。
ISO 22000:2018 的風險擴大評估
ISO 22000:2018 條文 4.1 備註 2 鼓勵組織將風險與機會評估的面向擴展到外部環境,特別強調:市場/消費者趨勢: 例如消費者對「潔淨標章」或「零抗生素肉品」的需求,這是企業的機會。
法規環境: 追蹤新興污染物(如微塑膠、新型農藥殘留)的未來管制趨勢,這是潛在的風險。
食品三因子模型與風險等級計算
為提高風險評估的全面性與學術性,組織必須整合三種因子:食品安全因子 (Safety): 傳統危害。
食品威脅因子 (Threat): 防止有心人士惡意攻擊(如蠻牛千面人、澳洲草莓藏針事件)。
食品脆弱性因子 (Vulnerability): 避免供應鏈詐欺或系統漏洞(如大統黑心油、咖啡摻低價豆事件)。
{升級版風險等級} = f({Safety} + {Threat} + {Vulnerability}) X{嚴重度}依據: 國際食品科學與技術期刊(如 Food Control 或 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)常有研究探討如何將 VAST (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Tool) 等工具融入傳統危害分析,以提高食安管理系統對系統性詐欺和威脅的抵抗力。
參、 實務案例與解決方案(肉品製造與連鎖餐飲)
案例一:肉品製造工廠(以「零抗生素肉品」為例)
案例二:連鎖速食餐飲業(以「跨店鋪一致性」為例)
肆、 結論
整合OGSM框架與擴展的風險導向思維,能有效引導企業資源投入,將食安管理由被動轉為策略性主動。 特別是在高風險的肉品製造與連鎖餐飲業,透過應用區塊鏈、IoT 監控等技術,不僅能強化風險控制, 更能抓住市場對高品質、高透明度的機會,最終實現企業願景。
伍、參考文獻 (References)
ISO (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). (2018). ISO 22000:2018 Foo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— Requirements for any organization in the food chain. ISO.
Porter, M. E. (1996). What is strategy? Harvard Business Review, 74(6), 61-78.
劉孟宗. (2023). 年度專案結合機會與風險--串聯組織願景與使命(OGSM) [Facebook Post]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?fbid=1723387901516924&set=a.1429606174228433
Charlebois, S., & Bignami, F. (2017). Food fraud: a systemic review of the problem and potential solutions. Food Control, 77, 163-171. (SCI期刊)
註:此文獻支持食品詐欺(脆弱性因子)的系統性風險分析需求。
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(FDA). (2020). Food Defense Plan Builder (FDPB) Version 3.0. Official Guidance.
註:此依據,支持食品威脅因子 (Threat) 的評估與控制。
OGSM食安策略重塑簡報與實務案例(參考範例)
主題:年度食安專案的策略重塑:OGSM 串聯願景、風險與機會
副標題: 從「成本」到「策略資產」的轉型之路
報告人:[您的姓名/部門]
日期:[報告日期]
Slide 2: 核心挑戰與策略定位
年度挑戰:食安專案如何從「成本」轉為「策略資產」?
實務困境: 專案降級、R&O評估狹隘(只關注生產環節) 。
解方契機: 尋找持續正向改善的發展契機 。
定位: 企業願景與使命是食安專案的最高指引 。
Slide 3: 策略藍圖核心:OGSM 框架簡介
OGSM:將願景轉為行動的「一頁好計畫」
本質: 強邏輯、好溝通、高彈性的思維呈現 。
作用: 將充滿抱負的目標變成具體的行動 。
四大元素: Objective, Goal, Strategy, M/Peasure & Plan 。
Slide 4: OGSM 元素詳解 (O & G)
確定目的地:最終目的 (O) 與 具體目標 (G)
O:最終目的 (指引中長期方向)
核心:說明企業存在的價值 。
三要素:要有對話對象、畫面感、獨特性 。
G:具體目標 (數字化導向)
核心:短期內想達到的具體目的地 。
要素:內含數字或日期,用以分配有限資源 。
Slide 5: OGSM 元素詳解 (S & M/P)
規劃路徑與檢核:策略 (S) 與 檢核指標 (M/P)
S:策略 (Strategy) - 資源投入方向
定義:透過獨特活動創造價值定位(Porter, 1996) 。
核心:策略 = 資源 (實務寫法:「透過~而達標~」) 。
M/P:檢核指標與行動計畫 (執行力展現)
M (Measure):衡量指標、時間段、單位等客觀描述 。
P (Plan):依照時程,採取行動執行出來的細節任務 。
Slide 6: 升級版 R&O 評估:策略性的考量
風險與機會評估 (R&O) - 策略性的考量
法規依據: ISO 22000:2018 條文4.1備註2 。
實務焦點 (擴大面向):
生產與供應鏈:原材料、製造過程 。
市場與法規:市場趨勢、新法規、競爭者動向 。
環境與社會:氣候變遷對原物料供應的影響 。
Slide 7: 「風險導向思維」的三大因子模型
從傳統HACCP到「風險導向思維」
新思維: 運用風險導向思維,決定組織與食品三因子風險等級 。
食品安全因子 (危害控制) 。
食品威脅因子 (惡意破壞、詐欺) 。
食品脆弱性因子 (供應鏈中斷、系統漏洞) 。
行動: 針對高風險制定預防措施,確保達成OGSM預期結果 。
Slide 8: 制定應對策略:四大核心支柱
策略 (S) 必須是「大方向目標」,避免降級為日常工作。
食安控制策略: 持續改善產品品質,導入新一代檢測技術 。
法規遵循策略: 建立正確安全流程,建置數位化法規變動追蹤系統 。
市場機會策略: 利用新態式產品開發,擴大市佔率 。
供應鏈管理策略: 確保供應鏈可靠性與透明度,導入區塊鏈追溯技術 。
Slide 9: 績效評估 (M):透明度與信任
如何衡量策略 (S) 的有效性?
目的: 提高資訊透明度,獲得利害關係人的信任 。
量化指標:
內部風險: 交叉污染事件的頻率是否減少 。
外部遵循: 法規違規情況的數量是否減少 。
市場反應: 市場占有率是否增加,新產品營收佔比 。
Slide 10: 總結與展望
OGSM 引領食安管理,實現永續發展
核心: 以OGSM邏輯串聯,確保食安專案從策略層面支持企業願景 。
結論: 慎重而準確的R&O評估,是企業適應不斷變化的商業消費環境的成功要素 。
_s.jpg)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