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針菇李斯特菌檢驗定量/偵測極限問題,陰性不一定等於無菌
日前(3月)發生出口外銷美國金針菇(台灣2案、中國1案、韓國1案),被檢驗出李斯特菌而被召回下架,在台灣引發熱議! 國內業者拿出出口前的檢驗報告聲稱是合格的(陰性),不明白為何到美國卻不合格了? 一、檢驗方法的 定量/偵測極限 問題, 陰性 不一定等於 無菌 ( 一 ) 、檢驗報告書通常會 備註說明 : 1. 若該測試項目屬於 定量分析 則以「 定量極限 」表示;若該測試項目屬於 定性分析 則以「 偵測極限 」表示。 2. 低於 定量極限 / 偵測極限 之試驗結果以 " 未檢出 " 或 " 陰性 " 表示。 (二)、食品化學檢驗方法之確效規範 (TFDA) 1. 偵測極限 ( l imit o f d etection, LOD ): 樣品中待測物可與分析儀器訊號值區別之最低量, 但未必能定量出標的待測物之正確值。 2. 定量極限 ( l imit o f q uantification, LOQ ): 樣品中待測物可被定量測出的最低量, 且測定結果具有適當的準確度與精密度。 (三)、檢驗結果 1. 未檢出=低於定量極限 2. 定量極限值≠法規標準: 定量極限值為實驗室評估過後所能分析之最低限值 ,並不是法規標準。 3. 所以 委託檢驗的報告 通常會 備註說明 : 測試報告 僅就 委託者之委託事項提供測試結果, 不對 產品合法性 做判斷,以及 僅對 廠商委託的 樣品 之測試結果 負責 。 二、美國 要求 25 克食品中不含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 (稱為 零容忍 ) 最早 (1985) 美國 FDA 當時用於對 乳製品 進行採樣的李斯特菌方法 本質上是 定性的 ,在 危機時期 採用的檢測限監管理念實際上成為了 FDA 的 “ 零容忍 ” 政策。( Archer , 2018 ) FDA 於 2008 年初發布了 “ 指南草案 ” 合規政策指南 ( Compliance Policy Guide , CPG ) ,定義了 “ 即食食品 (RTE food) ” 一詞,並將其對 支持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生長的即食食品的監管政策與那些 不支持 有機體生長的即食食品分開。對於後者,當存在 100 cfu/g 或更多的單核